
2025年4月23日,由蜀道养护集团川中片区分公司承建的成绵复线高速公路路面养护专项工程(就地热再生项目)提前13天顺利完工。该项目以“低碳、高效、优质、环保”为核心理念,通过创新应用就地热再生技术,实现旧路面材料100%循环利用,显著提升道路服役性能,为四川省高速公路绿色养护提供了示范案例。
成绵复线高速公路是连接成都、德阳、绵阳的交通主干线,通车13年来日均车流量大,部分路段因长期荷载出现车辙、裂缝及老化等病害。本次工程针对S1成万高速公路成绵复线段双向(成绵方向K20+962-K26+114,绵成方向K32+182-K25+000),完成处治长度约10公里,面积达7.4万㎡,重点修复纵横向裂缝及局部破损。
项目采用“就地热再生工艺”,通过专业设备对原路面加热、耙松,掺入再生剂与新沥青混合料,经摊铺碾压后一次性成型。技术团队精细化控制温度与材料配比,确保旧料再生效果,攻克了传统工艺中旧料处理的难题。与传统铣刨重铺工艺相比,该技术实现三大突破:一是资源节约:减少废旧沥青混合料排放约0.715万吨,节约石料开采80-85%、沥青使用80-90%;二是成本优化:工程成本降低20%以上;三是效率提升:单日施工进度突破2.0公里,大幅缩短工期。
在生态效益方面,通过减少石料开采与沥青消耗,降低碳排放;加强旧料全循环利用,避免填埋污染;再生路面平整度、抗滑性能等指标均达国家标准,使用寿命延长6年以上。在经济效益方面,资源节约与工期缩短直接降低工程成本,同时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干扰,实现“无痛感施工”。
经检测,再生路面各项指标符合要求,标志着成绵复线高速公路迈入“全寿命周期养护”新阶段。项目负责人表示:“就地热再生技术让‘旧路焕新’成为现实,为全省推广绿色低碳养护提供了可复制经验”。未来,蜀道养护集团川中片区分公司将继续以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绿色技术应用,为公众提供更安全、舒适、环保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