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10日,G76厦蓉高速纳黔段摩尼互通正式通车运营。作为项目施工单位,蜀道养护集团川南区域中心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克服了地质条件复杂、环保要求严格等多重挑战,为工程高质量完成提供了坚实保障。
直面天险:在复杂地质里开辟通途。摩尼互通位于叙永县摩尼镇黑尼村,地处川黔边界的崇山峻岭之中,这里山体陡峭、岩层破碎、降雨频繁,施工区域最大高差达126米,给施工带来了诸多“不可能”。本次施工采用高效的新型互通式立交设计,包含专用匝道1.873公里,配套大桥1座,中桥1座。川南区域中心迎难而上,对施工全线进行“体检式”勘察,精准锁定隐患点位。实时监测天气情况,科学调配施工资源,降雨期间也时刻做好“战斗”准备。针对陡峭山体,采用精准爆破及机械开挖的方式,“无伤”完成山体开挖施工,顺利打通连接线。
民生为本:让交通工程连着民心。“护一条路,暖一片心”,是我们在施工中始终坚守的理念。为此,我们在施工中同步推进“便民举措”,让工程建设始终与民生需求同频共振。施工期间,我们采用“分幅导改+错峰作业”的交通组织模式,增设便民通道,方便村民出行。对于噪声较大的施工项目,如打桩、凿除砼等均安排在白天施工,以免扰民。对易于引起粉尘的细料或松散料进行遮盖或适当洒水润湿,运输时用遮盖物覆盖,确保沿途“零抛洒”。蜀道养护人用高温下的汗水,换就司乘人员一脚油门直达仙草湖的凉爽夏天,用坚守诠释着“交通为民”的初心。
品质为基:以严苛标准绘制“匠心细节”。川南区域中心坚信“质量是生命线”,通过全员质量意识教育,让“数据说话、标准先行”的理念深入项目职工心中。工程施工力争一次合格、一次成优。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制定专项质控方案,路基施工中,从填料选样到试验路段铺设,通过CBR试验、颗粒分析等多项检测筛选最优材料,以“上层不合格绝不进行下层施工”的铁律,确保1.873公里匝道的每一寸地基都坚实可靠;桥梁建设时,对钢筋焊接质量实行“每焊必检”,让每片梁体都经得起力学考验。最终实现所有分部分项工程合格率均达100%,质量事故“零发生”。
筑梦未来: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通车后,摩尼镇到高速主线的距离从“一小时迂回”缩短至“半小时直达”,“画稿溪”“丹山”等景区将迎来旅游热潮。看着群众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们深知:这条凝聚着匠心与民心的交通线,必将成为川黔边界乡村振兴的“加速带”,让便捷与繁荣在这里双向奔赴。
未来,蜀道养护集团川南区域中心将继续瞄准“三个定位”,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不断提升高速公路养护服务品质,为四川高速路网安全畅通保驾护航,让蜀道通途更畅行、更耐久、更惠民!